临床交流 Company Profile

  •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 病例咨询
  • 合作咨询
  • 肿瘤专题
  • 临床问答

其它应用

病毒性肝炎的细胞治疗
日期:2013-11-5 16:09:3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HBV感染者达1.3亿,重症肝炎患者3000多万,肝癌患者近100万。约2%-6%的慢性乙型肝炎可转变成原发性肝癌。同时我国一般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为3.2%,并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感染HCV后30年约1-3%发展为肝癌。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口服病毒抑制药物,需长期应用,但有可能产生耐药变异,药效降低甚至失效。停药后可能出现复发、反弹甚至病情恶化等情况,且医疗费用较高。慢性丙肝抗病毒常用药物为干扰素,其持续应答率约为20-60%。因此研究慢性乙肝和丙肝新的治疗方案或手段,探索抗病毒治疗的新途径,成为治疗慢性肝炎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近年来,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抗原特异性CTL、CIK或DC-CIK)的突破,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向体内过继回输免疫活性细胞可以在不损伤正常肝细胞的前提下,有效地清除乙肝或丙肝病毒,抗病毒效果明显且安全性好,无明显副作用,已成为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新的有效手段。
    
    2000年童春容等首次报告用CIK治疗白血病合并丙型病毒性肝炎12例,结果:12 例患者在CIK 治疗后其血清HCV-RNA 均有一段时间转阴,其中7 例持续转阴至报告时(观察时间为7~56 个月), 2 例持续转阴6 个月后因难治性白血病死亡。CIK治疗后,6 例患者肝功能(ALT 和/或BIL) 均有明显改善;另6 例肝功能持续正常。CIK输注后除一过性发热,畏寒、疲乏外,无其它严重副作用。结论:自体CIK 细胞治疗具有明显抑制甚至清除白血病患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静脉输注安全。
   
    黄顺等用CIK治疗慢性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患者33例,结果CIK治疗后,12例患者HBV DNA阴转,总有效率达51.5%。14例HBeAg阳性患者中有10例阴转,5例患者出现HBeAb转换。在治疗无效病例仅CD8+ T淋巴细胞、NKT细胞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而有效病例则表现出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以及NKT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有效病例mDC、pDC的数量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CIK细胞治疗对于慢性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患者有一定的抗病毒疗效。其可诱导体内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增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自身免疫病的细胞治疗

合作企业/Co-operative Enterprise更多

  • 合作企业
  • 合作企业
  • 合作企业
  • 合作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