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Company Profile

  • 联系我们

行业新闻

吴皓院士Science发布免疫新文章
日期:2015-10-15 15:23:3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

        来自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北京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采用冷冻电子显微镜获得活化的NAIP2-NLRC4炎性小体结构揭示出了它的成核聚合(nucleated polymerization)模式。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10月8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及分子药理学教授、波士顿儿童医院高级研究员吴皓(Hao Wu)教授及北京大学的Youdong Mao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吴皓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天然免疫相关蛋白的结构与功能。2015年新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固有免疫应答是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可识别广泛存在于病原体上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执行识别PAMP功能的是一类表达于吞噬细胞等多种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PRR)。实际上,PRR除了识别入侵微生物PAMP外,还可识别来自宿主本身的危险信号。
       在高等动物中迄今已经发现了三大家族的模式识别受体,分别是Toll-样受体(TLR)、视黄酸诱导基因-样受体(RLR)和Nod受体(NLR)。其中NLR是一种具有识别入侵病原体和激活先天免疫反应重要功能的胞内模式识别受体。在识别微生物成分后,某些NLR会形成胞浆的多蛋白复合物,称之为炎性小体(inflammasome),通过招募、裂解和激活炎性Caspase-1进而导致白介素(IL-1β和IL-18)等炎症因子的成熟和分泌以及诱导细胞死亡,从而抵御致病菌侵袭。NLR凋亡抑制蛋白(NAIPs)是迄今为止唯一有着特定配体的NLR家族成员。NAIP2负责检测包括鼠伤寒沙门氏菌PrgJ,在内的细菌III型分泌系统内部杆状蛋白,NAIP5和NAIP6则检测鼠伤寒沙门氏菌FliC一类的细菌鞭毛蛋白。NLRC4最初被发现参与了响应胞质鞭毛蛋白发生的caspase-1激活和IL-1β分泌,最近的研究证实NLRC4是NAIPs的共同接头蛋白。有研究发现,NAIP/NLRC4炎性小体发挥效应器功能对抗细胞内细菌,在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中起保护作用,可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潜在策略。NLRC4突变也可诱导一些人类自身炎症性疾病(延伸阅读:清华大学Science发布免疫研究重要成果 )。
       在这篇Science新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PrgJ-NAIP2-NLRC4炎性小体通过单向ATP酶(ATPase)聚合作用组装成了多亚基盘样结构。亚纳米分辨率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重建揭示,在NLRC4激活伴随~90°铰链旋转。不同于相关的七聚体Apaf-1凋亡体在组装之前需要通过配体在构象上激活每个亚基,一个PrgJ激活的NAIP2可在一种多米诺骨牌样的反应中启动NLRC4寡聚化促进了盘组装。这些研究结果揭示出了NAIP/NLRC4炎性小体信号放大的机制。




上一篇:Nature揭示大肠癌重要发现
下一篇:新型3D细胞培养带来瘫痪新疗法

合作企业/Co-operative Enterprise更多

  • 合作企业
  • 合作企业
  • 合作企业
  • 合作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