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沉睡万年的第四类巨型病毒
日期:2015-9-21 15:11:1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
法国科学家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楚科奇自治区采集到一份冻土样本,并且从中发现了一种被命名为Mollivirus sibericum的古老巨型病毒,这些史前病毒已经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冻土层中沉睡了3万多年,科学家们对于这种病毒的复活,感染能力感到十分惊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Mollivirus sibericum是继2003年发现拟菌病毒(Mimivirus),2013年发现潘多拉病毒(Pandoravirus),以及2014年发现西伯利亚阔口罐病毒(Pithovirus sibericum)后的第四种巨型病毒。
四种巨型病毒家族的电镜扫描图片,它们的大小范围在0.6微米(Mollivirus)和1.5微米(Pandoravirus)之间其中M.sibericum大约为0.6微米长,这要比其它病毒甚至部份细菌还要大,基因组中有65万对碱基对,可编码523种蛋白质。研究人员称,比较于其它古老巨型病毒,这种病毒更加接近于现代病毒,其基因组就与Iridoviridae以及Marseilleviridae病毒的基因组比较相似,而且这些巨型病毒体积之大均可利用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这一发现……表明古老病毒并不是那么稀少,而且高度多样化,”法国CNRS研究院发布稿件指出。
M.sibericum病毒不仅大小惊人,而且其感染力也让人担心——当科学家们用这种病毒感染棘变形虫 (Acanthamoeba) 这种单细胞生物的时候,M.sibericum病毒竟然可以在多年冰封后,仍然感染并杀死棘变形虫。“这些少量的病毒粒子可以在易受到攻击的宿主中重新开始复制致病性病毒。”目前科学家表示,M.sibericum病毒和所有病毒一样,只能感染特定的宿主,因此可以认为对人类和动物不会产生影响。然而他们也警告称,地表下仍有未知的古老病毒,一些生物可能在极端环境下潜伏着,等待苏醒。
西伯利亚冰层自1970年起慢慢融化,同时近年来全球变暖,人类活动频增,因此都为出现危机带来了机会,一旦这类永冻土层融化,储存在内的碳和甲烷也会随之流出,这将会加剧气候变化。据称,甲烷是温室气体,促地球吸收太阳热能的能力比二氧化碳强二十倍。永冻土大规模解冻释出的甲烷,将会推动全球暖化的恶性循环,是气候学家最担心的全球暖化临界点之一。此外,除了甲烷,冻土层也储存了约1.7兆亿公吨碳,是目前大气层二氧化碳含量的两倍。据估计,在2100年前,将会有1200亿公吨碳流出,足够令全球平均气温上升0.3℃ 。
上一篇:
某种免疫细胞可帮助减肥
下一篇:
肝细胞癌的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