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一对农民夫妇刚过不惑之年,二人与在外打工的儿子都感染有艾滋病病毒。6年前,在怀上第二个孩子时,妻子在县防疫站了解到,采取“母婴阻断”措施可避免腹中孩子感染上艾滋病毒,而参与治疗的过程全部免费。妻子到当地妇幼保健院,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配合医生的治疗,女儿出生后未感染上艾滋病,十分健康,目前正在上幼儿园,用他们的话说,“带来的全是欢乐”。
像他们一样,艾滋病患者希望拥有自己的健康的孩子,艾滋病患者的生育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世界艾滋病日,智行基金会组织专家开展了题为 “关‘艾’女性——艾滋病感染者生育主题研讨会”。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采取规范的预防干预措施可以防止绝大多数的艾滋病母婴传播。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怀孕的妇女或已经怀孕的准妈妈来说,应当尽早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做产前检查。
全球每分钟就有一位年轻女性感染艾滋病
“全球每一分钟就有一位年轻女性感染艾滋病。”联合国妇女署项目协调员郭瑞香向记者介绍道,“中国女性艾滋病感染者的比例从1998年的15.3%增长到2009年的30.5%,2012年为28.6% ,感染者中大部分为育龄妇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发布了对粤桂云豫鄂渝等六省的艾滋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受艾滋病影响日益增大,感染者男女性别比例逐年缩小,经性途径成为女性感染艾滋病的首要途径,在部分地区,配偶/固定性伴传播逐渐成为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倡导和信息官员唐乐提到,根据2009年发布的《中国艾滋病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受歧视经历的女性受访者中有超过一半的女性感染艾滋病以后曾想过自杀。
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艾滋病。据介绍,如果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约15%—50%,可以发生于妊娠的任何时期,妊娠晚期和分娩期更易发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是我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国家级技术支持和指导机构,来自该中心的王芳副研究员说,艾滋病在非洲等高流行地区成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也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或造成儿童死亡。
我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主要措施
“我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目前采用的药物及干预方案与国际保持同步,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我国也在进行着调整。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新的推荐措施,我国正组织专家研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王芳告诉记者。目前,我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孕期尽早检测;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和定期监测;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和科学的婴儿喂养咨询、指导;所生儿童定期随访与艾滋病检测等。研究显示,在规范、足程干预条件下,母婴传播率可降为2%以下。而我国自2001年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后,减少了约80%的母婴传播,累计避免了近4500名儿童感染艾滋病。 “目前,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已融入到婚检、孕检环节当中。”王芳说,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怀孕的妇女或已经怀孕的准妈妈来说,应当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定期做产前检查,孕期应至少接受5次产检服务。在第一次做产检时,就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当确定为HIV感染时,孕产妇便需及时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她强调,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时间越长、越规范,防止母婴传播的效果越好。感染孕妇应提前住院分娩,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同样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条件许可的话,最好采用配方奶粉喂养孩子,或者母乳喂养的同时应用抗病毒药物,特别忌用母乳与奶粉或其他食物混合喂养。
母婴传播预防仍面临挑战 抗击艾滋需全员参与
“目前,我国育龄女性受艾滋病病毒影响的程度日益严重,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王芳谈到我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面临的挑战时提到,“由于孕期未发现感染或接近产时、甚至产后才发现感染,感染孕产妇未接受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或干预失败等原因,儿童艾滋病感染报告病例仍持续出现。” 将迎来世界艾滋病日,“全社会需要更多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社会媒体、社区组织等多渠道,让公众对艾滋病有更多的认识。”唐乐说。 “虽然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治愈艾滋病,但根据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按照医嘱服用药物,艾滋病患者寿命可接近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人群的寿命。作为一名从业者,我们希望大家把艾滋病看成一种病,不要与道德挂钩。当把艾滋病当成病来看,那么,在病面前,人人平等。”从业4年的智行基金会北京办公室主任孔周周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