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Company Profile

  • 联系我们

行业新闻

前列腺癌耐药性的线索
日期:2015-11-9 16:02:1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

       意大利特兰托大学和伦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一种基于新一代测序的分析,发现了前列腺癌患者形成耐药性的线索。这项成果于近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
在这项97名患者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与雄激素受体(AR)基因有突变的患者相比,在治疗前AR基因未突变的患者有着明显更长的总体和无进展生存期。此外,他们还发现了两个点突变,与耐药性的形成有关。
      同期发表的一篇社论指出,这项研究很重要。因为尽管癌症患者通常接受雄激素剥夺疗法的治疗,但大多数最终会发展成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通常,这些患者都用抑制AR基因的药物进行治疗,但这些药物无法治愈,患者往往在一年内形成耐药性。为了找出耐药性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对217个血浆样本中的AR基因的整个编码区进行测序,这些样本来自80名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他们接受了AR抑制剂阿比特龙(abiraterone)的治疗。在激素治疗之前,AR基因中的突变往往很罕见,但在耐药性产生后出现。研究人员想看看,AR的突变和拷贝数增加是否与阿比特龙耐药性相关联。由于活检是侵入性的,他们打算用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来评估患者血浆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在这97名患者中,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ctDNA,以评估80名患者的217个样本。至于ctDNA的量,研究小组发现治疗前样本中含有的ctDNA往往比疾病发展后要少。此外,那些ctDNA较少的患者往往也有较好的结果。研究小组发现,81个样本出现AR的拷贝数增加,它们来自32名患者。另外,16名患者的41个血浆样本出现AR的体细胞非同义突变。总的来说,与AR基因正常的患者相比,那些出现拷贝数增加或点突变的患者表现更差。在这80名患者中,36名(45%)患者出现拷贝数增加或点突变。
       与AR基因有突变的患者相比,在治疗前AR基因正常的患者有着明显更长的总体和无进展生存期。此外,研究小组还发现了两个点突变,它们不存在于患者的基线样本中,而是发生在治疗过程中。7名患者出现了AR基因的点突变,对此研究人员推测源于药物的选择压力。相比之下,AR拷贝数增加的患者没有出现拷贝数的进一步增加。作者认为,扩大测序内容可能会发现更多的突变,来解释阿比特龙的耐药性。此外,血浆AR分析可作为其他评估方法的补充,有助于在疾病发展之前尽早改变疗法
   




上一篇:循环肿瘤DNA实时跟踪癌症发展
下一篇:为什么肥胖会增加癌症风险?

合作企业/Co-operative Enterprise更多

  • 合作企业
  • 合作企业
  • 合作企业
  • 合作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