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与核移植孰优孰劣
日期:2014-11-10 11:25:0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
纽约干细胞基因会研究所(NYSCF)的研究人员,对 iPS生成的多能干细胞和体细胞核移植(SCNT)生成的胚胎干细胞进行了深入比较,并将结果发表在本期的Cell Stem Cell杂志上。
研究人员发现,iPS和SCNT得到的细胞有着高度相似的基因表达和DNA甲基化模式,而且细胞出现了数量相当的DNA突变。这说明重编程过程本身就会引发突变,与使用哪种方法没什么关系。
虽然iPS和SCNT都能生成多能干细胞,但它们的过程是完全不同的。iPS技术需要在成体细胞中表达几个关键基因,将细胞逆转到类似胚胎的状态。SCNT是用成体细胞的核替换卵细胞或卵母细胞的核,生成带有成体细胞遗传物质的胚胎干细胞。在理论上,不同方法生成的细胞应当带有不同的特性。今年早些时候NYSCF的科学家们通过SCNT成功生成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再次引发了iPS和SCNT孰优孰劣的争论。
“我们的研究显示,生成患者自身干细胞现在有两种方法,它们都有潜力用于临床治疗。我们也为那些在iPS细胞上进行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们带来了好消息。研究表明,在基因表达和DNA甲基化方面,这些细胞与人类胚胎干细胞非常相似。至于我们发现的突变对重编程的临床应用有何影响,这个问题将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文章的资深作者Dr. Dieter Egli说。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构建了来源相同的iPS和SCNT细胞系,比较了它们遗传编码的突变频率,并通过DNA甲基化和基因表达模式评估了它们与胚胎状态的相似度。研究显示,iPS和SCNT都能将已分化细胞有效重编程为干细胞,这两种方法生成的细胞在基因表达和DNA甲基化模式方面非常类似。
在遗传编码方面,SCNT和iPS细胞中的突变频率很接近。另外,这些细胞的印记基因也发生了数量相当的甲基化改变。从这些方面来看,SCNT和iPS可以说是半斤八两。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来自未受精人类卵母细胞的胚胎干细胞,和源自剩余IVF胚胎的胚胎干细胞。研究表明,SCNT和iPS细胞存在更多的异常。这说明,已分化的成体细胞重编程为干细胞存在着内在的缺陷,与诱导方法关系不大。
“我们还不清楚哪一种技术会生成治疗所需的最佳细胞,”NYSCF的CEO和创始人Susan L. Solomon说了。
上一篇:
Nature揭示癌症研究领域重要误区
下一篇:
Cancer子刊解答数十年癌症谜题:畸形染色体从何而来